(资料图片)
“咚咚锵,咚咚锵……”连日来,舞龙、舞狮、划旱船、太平鼓等传统社火节目,在张掖市高台县轮番上演,庆贺新春佳节。在传统社火中,高台县还有一种让人颇感惊险的社火表演——“铁芯子”。
“高台铁芯子”又叫高阁、抬阁或者高抬,是一种古老的社火艺术形式,在高台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。表演时间为每年的正月十四、十五、十六的上元节期间,欢庆的节日里,它传达着高台人民的一种辟邪除灾、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。
“高台铁芯子”的特点是“高、悬、奇、妙”。由3厘米粗细的铁管和宽约3厘米的扁铁烧焊形成铁芯子,按人物多少、造型、表演方式等的不同,可分为“桌芯子”“转芯子”“单杆芯子”“扛芯子”“车芯子”等。
“高台铁芯子”的装台艺术讲究玄、妙、巧,背铁芯子的下层演员称“扛芯子”,立于铁芯子上的上层演员称“站芯子”。根据某一故事中的人物,演员都要画脸谱,着戏装,分两层或三层固定在铁支架上,铁支架不外露,而是隐藏在戏服下面,相互连接在一起的,并伴着音乐和唱腔舞蹈。如《孙悟空三打白骨精》的台装戏中,设计者将金箍棒插进白骨精腰间,将白骨精吊在棒尖,高空悬挂形成摇摇欲坠之感,看着惊心动魄,实则安全巧妙。
表演时,要求上、下两层的演员默契配合,动律协调一致。旧时队形变化较少,只有夹篱笆、四面斗等几种,以后又有了阴阳形、三才形、四象形、飞龙出洞形、扭腰摆尾形、翻江倒海形、二龙戏珠形等,以串街演出的形式,走出各种队形。
“高台铁芯子”演绎各种神话传说、历史故事、文学经典、现实传奇,其经过几代民间艺人的创造和革新,在造型、制作工艺、演出内容、表演技巧等方面日益丰富和完善,随着表演场地和现代设备的变化有所改进,有的设置于四轮推车上,有的安装在小型拖拉机上,一改过去人抬的单一表演形式,更具观赏性和艺术性,颇受群众喜爱。(文/图 新甘肃·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段海 王娟梅)
Copyright @ 2015-2022 纵横家电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 浙ICP备2022016517号-12 联系邮箱:51 46 76 11 3 @qq.com